为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“大而不强”的局面,智能制造被确定为新突破口。但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智能制造仍处在研发阶段,仅有16%的企业进入到应用阶段。在家居建材行业,智能制造亦是热门话题,而地板企业要向“智造”迈进,还需要做好三大基本功课。
智能化生产,需结合自身发展综合考虑
智能制造系统具有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,能够实现闭环反馈,未来将实现自主学习、自主决策和优化提升。智能制造不仅仅包括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,而是包括制造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智能化。对于地板企业来说需要明确的是,部分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,地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、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来综合考虑应用方式。
地板企业在建设智能工厂时,要整体考虑智能装备的应用、生产线和装配线的数据采集方式、设备布局和车间物流优化、在制品在工序之间的转运方式、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、材料的创新等,而不仅仅是某些工位的“机器换人”。智能化生产线能够实现柔性的自动化,快速切换生产多种产品,或者可以混线生产多种产品,能够实现生产数据、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,并实现自动化系统与质量分析系统、MES系统的信息集成。
推进智能制造,企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
地板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处理来源多样的异构数据,包括各种来自设备、产品、社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海量数据,需要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,这需要地板企业的各个部门,甚至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通力合作。因此,地板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智能制造的复杂性、艰巨性和长期性。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是前提,并选择有实战经验的智能制造咨询服务机构,共同规划推进智能制造的蓝图。
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,选择对于地板企业最有可能迅速见效的突破口优先实施。比如,推进基于物联网的预测性维护服务,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;或者通过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,提高设备的整体绩效和产品合格率等。
建立专业人才队伍,瞄准长期合作伙伴
推进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,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,而推进智能制造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到诸多工业软件的集成应用,涉及到智能装备应用、设备联网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优化,并且需要与推进精益管理结合起来推进。因此,地板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的专业队伍,融合信息化、自动化和管理人才,并选择若干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,包括咨询服务机构、智能制造的整体集成商、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等。
在推进智能制造项目时,地板企业必须注意选择在企业所在行业具有实施和服务经验,产品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,具有本地化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,选择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、项目管理能力和丰富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。在推进智能工厂项目时,尤其需要考虑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否具备软件、硬件和自动化的综合实力。
智能制造势不可挡,但地板企业不能再盲目跟风,而是应当保持冷静与理智,明确推进智能制造的目标,积极探讨应用各种智能制造技术的必要性、紧迫性与可行性,并夯实基础,以免事与愿违。